手持終端設備設定–寶峰1801(下)

        好了,接下來,就準備正式進入設定的階段。這次使用的是使用Microsoft 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桌上型電腦(經過測試確認,Windows 7作業系統也可以正常使用相同的「驅動程式」與「寫頻程式」)

依序的順序約略如下

  1. 下載所需要的相關「驅動程式」與「寫頻程式」,甚至於輔助使用的「解壓縮」軟體與所需的寫頻軟體「語言檔」。(這部份可以參考(上)篇上面的連結先行下載)
  2. 安裝「驅動程式」
  3. 安裝或直接使用免安裝版本的「寫頻程式」(依照需求或習慣選擇即可)
  4. 在「寫頻程式」當中,修改、填入相關的設定
  5. 把設定好的內容寫入寶峰1801當中

礙於上面簡單描述的五大步驟,可能會過於抽象,或是相對有些許難度與困擾,下面還是盡可能盡量描述完整。

下載與安裝驅動程式

        在(上)篇當中,有附上了5個下載點,編號1的驅動程式是一定要下載。因為驅動程式的用途,主要就是讓你所使用的「電腦」,透過驅動程式去「認得」你連接上的設備。所以,同理可說明,連接上電腦的每一樣「硬體」設備,都會有其相對應的「驅動程式」。

        由於每個檔案,都已經是「壓縮」的狀態,所以也還需要下載「解壓縮」軟體來解壓縮。然後,才能夠執行或是使用。因此,也有附上編號3的7-zip這套免費的解壓縮軟體,直接從網站上下載安裝使用即可。

        至於編號2、4與5的使用,假如你所使用的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是借來的或是公用的電腦,那會建議直接下載編號5這個1801寫頻程式(免安裝版)。如果你想要安裝在電腦上,那就是建議下載編號2的1801寫頻安裝程式,解壓縮之後進行安裝。只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安裝的版本只有提供「英文」與「簡體中文」的語言選項,「正體中文」則需要下載編號4的正體中文語言版本,解壓縮之後,把檔案放到「寫頻程式」相對應的語言檔案路徑當中。

        順序上,會建議先下載編號3的解壓縮軟體。當然,如果你的電腦已經有安裝解壓縮軟體,那麼就可以跳過這個步驟。

        在7-zip的網站上,直接點選所需要的解壓縮軟體,進行安裝即可。

選擇了要下載的版本,直接點擊左下(以Chrome瀏覽器為範例)的檔案,便會開始進行解壓縮軟體的安裝,

在安裝視窗跳出時,只需按下「Install」按鈕後片刻,即會完成安裝。

完成安裝後,點選「Close」按鈕即可。

        倘若,你不知道自己使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版本,則可按下鍵盤的windows按鍵+r,會跳出一個執行的視窗,鍵入「winver.exe」,然後按下「確定」的按鈕後,會跳出一個訊息的視窗,告訴你windows的版本。

        快速知道所使用的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的版本方法之一,便是按下鍵盤上的windows按鍵+r,然後輸入「winver」後按下「確定」按鈕。

        接著系統便會跳出一個訊息視窗,告訴你這部電腦所使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版本。(此範例是使用windows 10專業版作業系統的桌上型電腦)

安裝寫頻程式

        下載完檔案後,找到下載的位置(資料夾),在要解壓縮的檔案上,如圖所示,按下滑鼠的「右鍵」選擇「7-zip」,選擇解壓縮到…「檔案名稱」的選項。

        一樣在下載的位置當中,便會出現一個圖示上沒有「拉鍊」的資料夾,按下滑鼠左鍵雙擊,進入該資料夾當中。

        然後,點選「setup.exe」執行檔案,開始進行安裝。

        接著,會出現即將要安裝BF-1801程式的提醒,直接按下「Install」按鍵,進入下一步。

        接著畫面會宣告,即將要安裝的程式,會安裝的路徑,一樣按下「Install」按鈕即可。

        然後,畫面會出現已經完成安裝的說明,並且預設是會開啟程式,按下「Finish」按鈕,便會結束安裝並且執行寫頻程式。

        在開啟寶峰1801寫頻程式後,我們可以看到語言選項當中,預設是英文,同時也只有「簡體中文」與「English」英文可以選擇。如果有安裝正體中文的需求,那麼就得繼續看下一個步驟。而正體中文跟簡體中文的最大差別,可能會是對於某個選項的說法不同,所以會建議盡量使用英文,以正體中文作為輔助。

安裝語言檔案

        一樣在下載的位置當中,找到正體中文語言檔的壓縮檔案,解壓縮之後便會見到如上圖的兩個檔案。

        把兩個檔案,複製到寶峰1801寫頻程式安裝位置資料夾當中的「Language」資料夾裡面。

        然後,關閉程式後再重新啟動,便可以在語言的選項當中,找到繁體中文的選項可以選擇。

安裝驅動程式

        接著一樣在下載的位置當中,找到USB驅動程式的壓縮檔案,相同方法解壓縮之後,便會見到如上圖的USB.exe這個檔案。

        雙擊檔案開始進行安裝時,會先跳出的畫面有些許的亂碼,可以直接掠過,點選「下一步」按鈕即可。

        接著畫面會確認,要安裝的提示,一樣直接按下「下一步」,繼續安裝。

        在安裝完成之後,也相同的按下「完成」按鈕即可完成驅動程式的安裝。

使用寫頻程式進行設定

首先,點擊電腦桌面上的BF-1801圖示

        接著,畫面便會進入到寫頻程式的主畫面。從左邊的樹枝狀結構當中,可以逐一的點擊相關的設定項目。而在(上)篇當中所提到的幾項重要的設定,則是需要設定正確。

        假若,你手上已經有寶峰1801,同時也已經設定好了。那麼,會建議在進入主畫面之後,先把寶峰1801的寫頻線先接到電腦的USB連接埠上,然後先點選上圖圈起處,把寶峰1801上面目前的設定,先讀到寫頻程式當中。過程中,會出現進度比例,完成後則會有相關提示。

        最重要的一點是,讀入了之後,強烈的建議先另外存一份當做備份。

        透過寫頻程式,如同在(上)篇當中所說的幾個重要參數,必須要設定正確,其他則可都維持預設數值即可。以上圖所示,點選左方樹枝狀選項「

General Setting」,右方則會出現詳細的內容。Radio Name後方,建議輸入自己的呼號(call sign),至於Radio ID則是輸入在RadioID.Net上所申請到的DMR ID,應該是7位字的數字,比方466xxxx。

        在點選左方的「Digital Contact」選項,這部份主要是用來匯入或是匯出DMR使用的名單之用。相關的名單,可以在RadioID.net網站上,依照需要來進行下載。

https://radioid.net/database/dumps

        不過,在匯入名單之前,建議要先確認欄位,否則會有無法匯入的提示訊息出現。

        在Channel部分的設定,Name為了方便辨識,不妨可以使用TG的數字作為名稱,比方46600。至於在Rx與Tx的設定上,因為寶峰1801跟MMDVM之間,是使用無線電來進行連線,所以頻率的設定上,便需要與這次範例當中的OSTAR設定相同,為431.900MHz。

        在RxGroup List部分的設定,則是可以參考(上)篇,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設定即可。

        在Zone部分的設定,相同也是可以參考(上)篇,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設定即可。

將設定寫回寶峰1801

        等一切都依照自己的需求設定完成,接下來便是要把設定好的內容,再寫回寶峰1801手持設備上。如上圖所示,按下寫入後,即可開始進行使用與測試。

手持終端設備設定–寶峰1801(上)

        在完成了前面數位ID申請、BrandMeister網站服務申請以及MMDVM的設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最後的一個步驟了──手持終端設備設定。這邊,如同前面所說,使用寶峰1801這款DMR的手持終端設備來做為示範。

        之所以使用寶峰1801來稱呼,是因為從機器上的設備訊息來看,型號是「BF-1801」,但機器上所貼的型號,則為「DM-1801」。為了避免混淆,所以直接以寶峰1801來稱呼。

        在開始設定之前依舊來說說準備工作。首先,電腦是必定需要的工具之一,不管是筆記型電腦或是桌上型電腦都可以。再來,相關的驅動程式、寫頻軟體與寫頻線也都是必備。在這,也一起把相關會使用到的軟體放在下面,讓大家可以方便下載使用。

  1. USB驅動程式(Windows 7/10皆可使用)
  2. 1801寫頻安裝程式(安裝版)(僅英文與簡體中文介面版本)
  3. 解壓縮軟體(7-zip)
  4. 正體中文語言版本
  5. 1801寫頻程式(免安裝版)(英文、簡體中文與正體中文版本)

接下來,在正式開始設定前,需要了解的幾件事情。因為各家不同品牌的DMR手持終端設備,都會需要使用到的幾個參數。

DMR ID:是DMR數位模式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參數,透過前面的說明,相信都已經在Radio ID.net上申請完成。如果沒有,那得回去看看前面說過的申請方式。當然,你得必須要有「有效」的「人員執照」以及「電台執照」。

接收群列表(Receive group list):主要的功能,是讓你設定一組或是多組TG進行守聽。

TG(Talk Group):以DMR的領域當中,是以TG來最為區隔的。在每個TG上有三種使用的方式,分別是個別呼叫(private call)、群組呼叫(group call)與全部呼叫(All call)。

        關於TG這部份的資料,可以透過下面兩個網站來查詢。

https://www.pistar.uk/dmr_bm_talkgroups.php

以及

https://brandmeister.network/?page=talkgroups

        上面兩個網站的差別,除了資料有些許的差異之外,最大的不同應該還是在呈現的方式與排序以及列表。這邊,我們可以視為,前者是簡易的列表,後者則有較為詳細的內容。

區域(zone):主要是用來作為分類之用,比方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或者美洲區/歐洲區/亞洲區等等。

頻道(channel):比方說國道一號的頻率/國道二號的頻率/快速道路的頻率等等。

TalkGroups、Zones與Channels之間的關係,是存在一定的關係,根據相關的資料(http://w0wc.com/2020/05/05/dmr-talkgroups-channels-and-zones/),還是需要了解之間的關係,才不致於設定錯誤,也會便於使用。

數位連絡人(digital contact):這部份,截至2022年底,有正式註冊DMR ID的數量約為23萬。可以透過RadioID網站,直接從註冊的資料庫裡面,下載所需要的相關名單,用來直接匯入手持終端設備即可。主要的目的,是在於進行通連時,只要有相對應符合DMRID的電台,就會直接顯示出來。相關的方式,也會在後面加以說明。

                                          by BM2HVU @ TPE 2022.12.29

DMR數位業餘無線電領域入門概說

        在一連寫了數位ID申請流程、Brand Meister網站伺服器服務申請,以及OSTAR這款MMDVM的設定之後。陸續有些OM,還是有各種不同的問題回應給自己。所以,還是決定,整體性的在一開始,就跨入數位無線電領域這部份,做個通盤性的說明好了。

當然,相信對許多OM來說,應該都是多餘。因為,那~不是都是常識嗎?但,相信對於許多OM還是會很需要,原因無他,畢竟每個人會的都不同,也不是生下來就會。不會總是要有機會弄懂,學會了基礎,跨過了入門,才能體驗數位。畢竟,在現在這個年代,確實也還聽過友人的友人,開汽車開到沒有汽油了,還不自覺,以為是汽車故障了!所以,只能鉅細靡遺的,盡量把每個步驟跟環節記錄下來。期盼可以引導更多人,一起踏入這個領域。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過去類比也都有不同頻帶,不同模式,相信不同的OM都還是會有各自的強項。教學相長,相信在這領域,除了自身的功力可以持續增加之外,也能夠藉此吸引更多人,相信會是更棒的情況。

        這篇,主要是針對跨越入門來加以說明,包括需要知道的名詞跟基本簡易的運作原理。畢竟,就筆者所知,有些玩家確實不得其門而入,甚至於一般普羅大眾對於這部份更是不甚清楚,或甚至於在沒有任何引導助力下頻頻卡關,然後就只能忘門興嘆。期盼這邊,可以一一解惑說明。

        要踏入數位無線電的領域入門之前,最最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合法的「人員執照」跟「電台執照」。當然,例外的應該就是「公網對講機」。這部份,泛指的是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Radio(PoC),使用的則是透過電信4G LTE的網路,所以這部份在此就不多加以說明。

        好了,言歸正傳。要踏入數位無線電的領域,前期的準備工作是重要的,這會有效的縮短從服務申請、相關設備設定的時間,得以更有效率的踏上入門體驗的感受。大致上來說,可以切分四個階段,分別是

  1. DMR數位ID申請
  2. Brand Meister 伺服器使用權限申請
  3. MMDVM設備設定
  4. 手持設備設定

當然,也還有更多進階使用的方式。只是,還是得逐步了解,才能更為熟悉。

相對上面所說的四個階段,分別會需要準備到的物品或是工具也先羅列如下:

1.a.電子郵件信箱

(需要收認證信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帳號密碼)

1.b.人員執照

(後續需要拍照進行拼貼)

1.c.電台執照

(後續需要拍照進行拼貼)

1.d.行動電話話機

(需要利用APP進行照片拼貼)

1.e.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可上網行動電話亦可)

(需要利用上面裝置設備來收發電子郵件)

2.a. 電子郵件信箱

(需要收認證信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帳號密碼)

2.b.已申請核準通過的DMR數位ID

(需要以該ID去申請Brand Meister 帳號)

2.c.可連上網際網路的行動電話或電腦(桌上型或筆記型皆可,強烈建議使用電腦操作會相對比較方便,可上網行動電話亦可)

(需要收認證信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帳號密碼)

3.a.已申請核準通過的DMR數位ID

(需用來設定MMDVM設備)

3.b.已申請核準通過的Brand Meister 伺服器使用權限帳號密碼

(需用來設定MMDVM設備)

3.c.筆記型電腦(強烈建議)

(需用來設定MMDVM設備)

3.d.行動電話話機(需具備連接網際網路能力,4G LTE或5G皆可)

(需用來設定MMDVM設備)

3.e. 無線寬頻分享器與可連上網際網路的家用網路

(需用來設定MMDVM設備)

(3.d.與3.e.可同時準備,或僅有其一亦可,差別為使用方式與情境不同,但可同時設定)

跨入DMR數位無線電領域前置準備表
準備物品用途
電子郵件信箱收認證信件
人員執照申請數位ID之用
電台執照申請數位ID之用
行動電話話機1.照片拼貼
2.申請DMR數位ID
3.申請Brand Meister 帳號
4.設定MMDVM設備
筆記型電腦1.照片拼貼
2.申請DMR數位ID
3.申請Brand Meister 帳號
4.設定MMDVM設備
可連上網際網路之行動電話系統卡存取網際網路
無線寬頻分享器存取網際網路
可連上網際網路的家用網路存取網際網路

          好,除了條列出需要準備的東西外,也用表格的方式羅列出來。當然,除了羅列的東西之外,需要進行購買的物品,則是MMDVM的設備,以及手持的數位無線電設備。

          由於這兩類的設備,都有眾多的品牌型號,所以在此也不多加一一說明。但是,在後續的篇幅,會有使用相關的設備,實際進行操作設定說明。MMDVM設備說明使用的是OSTAR這款,手持式無線電設備則為寶峰DM-1801這款設備。

          接下來,還是需要再說些關於設定前需要了解的事情。主要的關鍵是,得先了解運作的原理,再來進行設定,相對會順利一些,「卡關」的狀況也會少一點。特別會在這邊做這樣的說明,主要是目前有發現到,有些人在進行設定的時候,覺得要設定的MMDVM設備,使用起來有發生並不是很穩定的感覺,又或是因為不是很清楚整體運作架構的概念原理,造成的錯誤。

          首先,看到上面的簡圖,先針對每個名詞來說明。

Internet:網際網路,這邊所指的是可以向外(上)連接上網際網路。

Ethernet:乙太網路,這邊所指的,是透過網路線相互連接兩端設備,所構成的區域網路。

Gateway:閘道器,這邊所指的,是一般家用連外的數據機。(若使用的是中華電信的光世代網路,則可視為是那台ATU-R(俗稱小烏龜))

WAP:無線網路存取點,這邊指的可以是無線網路基地台,也可以是無線寬頻分享器。

Wi-Fi:無線網路,從上圖可以見到的是,WAP無線網路存取點跟MMDVM設備之間,是使用Wi-Fi無線網路來連接;MMDVM設備與Notebook筆記型電腦之間,也同樣是是使用Wi-Fi無線網路來連接。

MMDVM:多模式數位語音數據機,後續會使用的是OSTAR這款設備。

Notebook:筆記型電腦,與MMDVM多模式數位語音數據機之間,是採用Wi-Fi無線網路來連接。

RF:Radio frequency的縮寫,為在 3kHz至 300GHz這個範圍內的振盪頻率,這個頻率相當於無線電波的頻率,以及攜帶著無線電信號的交流電的頻率。雖然射頻在定義上是用來指一種頻率,但在日常使用中,常被用來當成無線電的同義詞,以利描述無線通訊系統,如射頻識別。上圖所示為MMDVM設備,與Terminal Device終端設備之間,是以無線電波相互連接。

Terminal Device:終端設備,這邊所指的是手持式的數位無線電收發機。後續,也會以寶峰DM-1801這款設備來加以說明。

          透過上圖,我們可以知道,若是在設定的過程當中,我們要使用行動電話話機開啟Wi-Fi連線,連接到MMDVM設備來進行設定的時候,又需要在MMDVM設備上,設定得要連回行動電話話機分享的無線Wi-Fi熱點。

          在實際的設定上,因為行動電話話機對於使用行動電話系統(4G LTE/5G)網路、Wi-Fi網路功能,以及熱點分享功能的設定,除了與行動電話話機系統(Apple IOS系統、Android)有所關連之外,不同品牌間也有所差異。也因為如此,所以設定上會相對困難一些,也相對比較容易碰到困難。所以,最為建議的方式,便是以上圖的方式,以Notebook筆記型電腦來進行設定,會是相對不容易有問題的方式。

          此外,也正是因為在設定的過程當中,MMDVM設備是使用Wi-Fi連接WAP無線網路存取點,以及Notebook筆記型電腦。所以,還是需要注意MMDVM設備,存取這兩組Wi-Fi的訊號強弱。(這點很重要,也是設定是否順利的關鍵點之一)

          比較建議的方式,是在設定之前,可以利用Notebook筆記型電腦,或是行動電話話機,搭配相關的檢測程式(APP)來檢視一番確認。

若是使用筆記型電腦,可以到MetaGeek官方網站(https://www.metageek.com/inssider/)上,下載「inSSIDer」這套開發用於Windows與Mac OS X的Wi-Fi網路掃描工具。

若是使用蘋果手機,則是可以在蘋果商店先下載並安裝AirPort工具,Android則可在Google Play上,下載Wifi分析儀這款APP來協助檢測,並了解本身所在的環境,Wi-Fi訊號的強弱等等。

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網路上的這篇文章

          之所以特別把Wi-Fi狀況加以說明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所身處的周遭環境,Wi-Fi的環境狀況並不相同,且真實的狀況下,在都會區確實也有非常多干擾的狀況會出現。

從上圖可以看到,一張是密密麻麻充斥許多Wi-Fi基地台(WAP),但只有11個Channel,所以相互干擾的狀況就會相當嚴重,造成使用上會覺得Wi-Fi訊號不穩定。而另外一張圖,儘管干擾的狀況相對少,但是不同的設備,使用的頻道數是重疊,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使用上的不穩定。

在了解上面說明與準備工作,相信先把準備工作準備好,對於後續所需處理的事項,不論是相關服務的申請,或是相關設備的設定,都會更加的順利。

期盼上面的說明,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下台一鞠躬。

                                                                by BM2HVU @ TPE 2022.12.16

MMDVM設定—OSTAR—DMR模式

MMDVM設定—OSTAR—DMR模式

        如果,各位看倌(OM)看到了這邊!那麼,我就假設,恭喜已經完成前面兩個步驟了!

  1. 完成了DMR數位ID的申請,順利拿到數位ID
  2. 還有完成了brandmeister網站服務申請,站方已經幫你開通可以使用他們服務的權限

接下來,總算是要開始進入重點了!只是~在開始之前,還是需要多說一些東西,讓大家了解明白之後,對於後面的設定會比較有幫助。所以,請大家花點時間跟耐性看下去吧!

如果,真的沒時間或是沒耐性,那~~~直接快轉到後面吧!卡住,再回來看囉!

先來簡單說一下好了!

MMDVM,是Multi-Mode Digital Voice Modem的縮寫。我在大家的好朋友谷歌上面,找到的是這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9A%E6%A8%A1%E5%BC%8F%E6%95%B0%E5%AD%97%E8%AF%AD%E9%9F%B3%E8%B0%83%E5%88%B6%E8%A7%A3%E8%B0%83%E5%99%A8

簡單的解釋是,可以把這個MMDVM設備,想成是一個中繼器也好,轉發器也好,閘道器(Gateway)也好,所以用數據機來詮釋,應該是更加精準到位。當然,也有把這個裝置設備,稱之為「數字解碼盒」的說法。

關於MMDVM有趣的部份是,這個設備屬於開源的硬體。意思是,如果你有電子相關的背景或是技術能力,其實是可以從電路板開始,全部都自己來一點一滴完成(DIY)。只是,相對於OM或甚至於一般人,可能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門檻。於是乎,市場上也有半成品或成品販售。經常可以見到的是,可以直接使用在Raspberry pi這類單版電腦上的套件。

但是,實際的狀況是,這類半成品,還是需要對電子零件等等,有一定的相關知識,才能夠順利的拼湊出成品。正是因為如此,也有完整的套件,以上述為主要運作核心的成品或半成品,便稱之為「PI-Star」。這部份,預計留在後續的篇幅當中,再來說明這款MMDVM。

因為,這次的MMDVM主角是OSTAR啊!

接下來,要先說明跟讓大家了解的是,使用MMDVM的「方式」跟使用「環境」的概念。這樣,對於後面要實際開始進行設定的時候,會有絕對的幫助。

為了後續閱讀上的方便,說明之前還是得先講一下名詞,讓後面的閱讀可以更順暢。

Internetl:網際網路,也稱之為互連網(中國用語),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2%E8%81%94%E7%BD%91

Ethernet:乙太網路,是一種電腦區域網路技術,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B%A5%E5%A4%AA%E7%BD%91

Gateway:閘道器,也可稱之為網關(中國用語),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D%91%E5%85%B3

WAP:Wireless Access Point無線存取點,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4%A1%E7%B7%9A%E6%8E%A5%E5%85%A5%E9%BB%9E

Wi-Fi:無線網路,https://zh.wikipedia.org/zh-tw/Wi-Fi

Notebook:筆記型電腦,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D%86%E8%A8%98%E5%9E%8B%E9%9B%BB%E8%85%A6

RF:射頻(Radio Frequency),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0%84%E9%A0%BB

Terminal Device:終端設備,這邊泛指的是各種不同數位模式的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比方寶峰DM-1801

簡單說明完設備,之間的運作連接,可以參考下面這張簡圖

更詳細的可以參考下面這兩張圖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winters_cn/status/923808650790969345

明白運作方式跟原理,加上目前實際上進行設定的經驗,發現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設定會是相對容易。

因為利用上圖說明了相關的原理,所以實際設定之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便是,MMDVM會是在固定的地方使用?(比方家裡或是辦公室)或是會攜帶出門使用?又或是兩者都會。

所以,需要準備的東西有下面這些:

  1. 先前在RadioID.net申請的DMR ID
  2. 先前在brandmeister申請開通登入的帳號密碼
  3. 筆記型電腦(強烈建議使用筆記型電腦設定)
  4. 行動電話話機(攜帶外出使用時)
  5. 無線寬頻分享器(Wi-Fi Router,在家裡使用的時候)
  6. 具備可連上Internet的行動電話或家用網路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設定吧!

這個範例中,使用的是

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筆記型電腦

Android系統的5G行動電話話機,搭配中華電信的5G行動網路

至於OSTAR設定的部份,除了基本的連線設定外,數位模式部分,主要是以DMR為主(真是抱歉,目前手上只有這部份的設備)。

Step 1

首先,把OSTAR MMDVM開機,等待幾分鐘時間後,利用筆記型電腦,使用WiFi去連接OSTAR。

打開WiFi去搜尋,可以找到一個SSID是OSTAR-XXXX,點擊之後輸入密碼。密碼是OSTAR@XXXX,(XXXX為隨機數字,每一台OSTAR都不相同)

假設筆記型電腦找到的SSID是OSTAR-1688,那麼連接時要使用的密碼,就是OSTAR@1688。若是成功連線,可以看到上圖紅色圈起的畫面,代表筆記型電腦已經成功連上OSTAR這個MMDVM設備,接續就可以開始進行設定。

抱歉,上面有部分誤植OSTER,謝謝OM指教,已經改正!!!

Step 2

接著,打開瀏覽器,在網址列的地方,輸入「http://192.168.10.1」,便可利用筆記型電腦,透過WiFi與OSTAR這台MMDVM相連,進行OSTAR的各項設定。

Step 3

在連入OSTAR之後,將瀏覽器把畫面往下拉到底,右手邊會看到如上圖紅色圈起的「Administrator」選項。以滑鼠左鍵點擊一下,將會進入OSTAR的功能設定畫面。

Step 4

點擊「Administrator」選項後,會先出現要你登入的畫面,在「Username」後面方格輸入「root」,「Password」後面方格維持空白,點下方藍色「Login」藍色按鈕,即可順利連線,利用筆記型電腦登入OSTAR來進行設定。(預設是沒有密碼)

Step 5

登入之後,先看到的是這款OSTAR的相關訊息還有韌體版本等等,需要可以查閱參考,暫時用不到就先跳過,開始進行設定。

Step 6

如果是已經完成設定的OSTAR,將瀏覽器往下拉,可以看到有無線網路部分的設定跟目前使用的設定。

Step 7

設定OSTAR使用的環境連接方式

好了,終於要開始正式的來進行設定。點選上方「Services」頁籤上的「Travelmate」選項。

Step 8

點擊「Services」頁籤上的「Travelmate」之後,可以看到上圖的畫面。「Overview」頁籤上,主要是說明相關的設定,也可以點擊後面的「see online documentation」看相關的文件。

Step 9

「Services」頁籤上的「Travelmate」裡面,最重要的是「Wireless Stations」這頁籤裡面的設定。

這部份主要是需要設定OSTAR運作的時候,要連接哪一個Wi-Fi基地台(WAP)。這部份,相對簡單的方式,是點擊右下方的藍色的「Scan radio0(11bgn)」。但,前提是,要使用的無線網路基地台,是正在運作的狀態,才能夠被OSTAR掃描到。

先前有提到過,OSTAR使用的地方這件事。如果是使用家裡的無線網路,那麼就選擇家裡無線網路基地台的SSID,同時也需要輸入連線的密碼。

如果是會使用攜帶外出使用,那麼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使用自己的4G或5G行動電話(可連上Internet),然後開啟無線熱點的功能,讓OSTAR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連上Internet。當然,設定前,也是會需要清楚知道,自己使用的行動電話話機,無線熱點的SSID名稱與連線的密碼。

當然,為了更加方便的使用,也可以設定兩組或是兩組以上。以這邊的案例來說明,taco這組SSID,是家裡的無線網路SSID。BM2HVU這組SSID,則是以行動電話話機,開啟Wi-Fi熱點功能之後,設定的SSID。

至於上下的順序,則是OSTAR會選擇的優先順序。如果設定兩組以上,就會建議將相對經常使用的順序調整到上面,在設定完成後,以畫面上的「Up」跟「Down」按鈕來進行調整即可。

Step 10

點擊右下方的藍色的「Scan radio0(11bgn)按鈕之後,會出現上圖的畫面,所代表的意義是以OSTAR為圓心,掃描到的無線網路SSID。此時,選取要讓OSTAR連接的無線網路基地台,點擊選項後方的「Add Uplink」按鈕即可。如果要使用的無線網路基地台,沒有被OSTAR掃描到,則可按下下方「Repeat scan」重新再次掃描即可。

這邊比較常出現的狀況是,點擊設定OSTAR想要設定行動電話話機的無線熱點,但是還沒開啟。所以順序就會是先開啟行動電話話機的無線熱點,再次重新掃描,就可以找到。

Step 11

選取了要讓OSTAR連接的無線網路之後,會出現如上圖的畫面,需要先行填入連接那組無線網路的密碼。

至於「Auto Login Script」選項,後方的下拉式選單,則可選擇「/etc/travelmate/wifilonice.login」選項。

Step 12

接下來,就要設定OSTAR在RF部分的設定。如上圖所示,點選「Radio」選項上的「Settings」功能。

Step 13

首先,在「General」頁籤上,在「Callsign」後方的空格,填入自己的呼號。「ID」後方的空格,填入先前在Radioid.net上申請到的DMR ID,若是不清楚格式,將游標移動到下方,會顯示提示的範例,ex.460713301。

「Duplex/Simplex」後方的下拉選單,則是設定單工或是雙工,依照自己需要進行調整設定即可。

Step 14

將畫面繼續往下拉,可以看到如上圖的畫面。在「RXFrequency」與「TXFrequency」選項,則是需要輸入OSTAR與最後終端設備,以RF連接時所使用的頻率(Hz)。需要注意的是輸入的格式,依照下方提示的說明格式來輸入,以本範例來說,直接輸入「431900000」即可。

下方「Latitude」、「Longitude」、「Height」三欄,主要是要輸入「緯度」、「經度」跟「海拔高度」。這部份的訊息可以暫時先不填入,若是想要設定,可以透過下面網站來進行查詢。

https://earth.google.com/web/@3.68052905,99.25121101,-2601.45508713a,16265426.83771849d,35y,-0h,0t,0r

查詢的方式是利用滑鼠滾輪放大,找到你要的位置,把游標放在上面,瀏覽器視窗的右下角,就會顯示那個地方的「緯度」、「經度」跟「海拔高度」。

Step 15

畫面繼續往下拉,如上圖,這邊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設定,可以簡單了解這邊的參數,然後繼續下拉頁面。

Step 16

將畫面拉到最底之後,按下藍色的「Save & Apply」按鈕,即可儲存上面做過修改的設定。

Step 17

接下來,點選「Digital Modes」頁籤,依照自己需要使用的數位系統來進行設定。這邊以DMR為例,「Enable DMR Mode」後方的方格,一定要打勾,如此這台OSTAR MMDVM運作,才會啟用DMR模式,讓你搭配DMR的終端手持式設備使用。

畫面繼續往下拉,同樣也會有其他的模式,比方YSF、P25、NXDN、D-Star等等模式。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只勾選需要使用的模式就好,原因是OSTAR的硬體效能,不一定可以同時處理這麼多的模式。所以,保險起見,就是只勾選自己需要使用的模式。

設定調整完成後,直接拉到最下方,按下藍色的「Save & Apply」按鈕即可完成設定。

Step 18

接下來,點選「Radio」選項上的「Advance」功能。

Step 19

這邊屬於進階功能,要小心注意,不要輕易的改到設定。因為嚴重的話,有可能會造成設備的故障損毀。

這邊只有針對DMR,所以把畫面往下拉,找到[DMR Network]的部份,後面有個設定是「Password=passw0rd」,把「passw0rd」更改成在brandmeister網站上,「Hotspot Security」設定選項中,設定過的那組密碼。(可參考上一篇的Step 7與Step 8)設定更改完成後,下拉到最下方,點綠色「Save & Reload Service」的按鈕,就會儲存同時重讀剛設定完的參數。

到此,已完成OSTAR這台MMDVM,使用DMR模式的設定。正常來說,OSTAR開機完成之後,應該就可以使用DMR的手持式裝置來進行測試。

當然,手持式的裝置也是需要進行設定,這部份將會在後續進行說明。

後語:有點倉促,邏輯性也有點紊亂,還希望OM不吝指教,讓更多想要常試玩數位的人可以一同來參與。希望借此可以幫助到,在設定OSTAR MMDVM的人。

                                                                                by BM2HVU @ TPE 2022.12.09

brandmeister網站服務申請

在完成了前面數位ID的申請之後,接下來就需要申請相關的服務。這邊說明講解的例子,便是申請brandmeister網站的服務。

        首先,在申請之前,需要準備的東西,比起前面要申請數位ID要少,也簡單許多。但是,這服務很重要,所以必須要先完成。接續,才能夠進行MMDVM設備的設定,以及終端設備(手持數位對講機)的設定。

需要準備的東西只有三樣:

  1. 電子郵件信箱(需要登入收驗證信件)
  2. 數位ID
  3. 可連上Internet的行動電話或電腦(桌上型或筆記型皆可,建議使用電腦操作會相對比較方便)

以下,就請參照步驟開始進行申請吧!

Step 1

首先,先開啟一個瀏覽器,在網址的部份,輸入「https://brandmeister.network/」,即可看到上圖的畫面。然後,點下右邊上方的「Register」連結。

Step 2

依序,填入自己的相關訊息

Callsign欄位,需要填入自己的呼號

Email Address下方欄位,第一欄需要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第二欄則是用來驗證有無輸入錯誤用,所以還需要再次填入(或用複製,直接貼上兩次也可以,只是會有風險,後話再說,可參考同場加映。)

DMR ID欄位,需要填入在RadioID.net網站上,使用人員執照與電台執照申請到的數位ID。

若不知道自己的數位ID,可到這個網址查詢

https://radioid.net/database/search

Security欄位,需要填入登入網站的密碼,一樣需要輸入兩次用來驗證有無輸入錯誤用,所以上下兩格請填入相同的密碼。

Anti Spam欄位,這主要也是為了防止被大量申請才會問的問題,算是無線電的常識題,如果不知道,請填入70。

接著,勾選「我不是機器人」前方方框,然後按下下方「Register!」藍色按鈕即可。

Step 3

接著,會跳出一個提醒的訊息,是brandmeister.network網站的提醒,告訴你,你的帳號已經進行註冊了,請你檢查你的電子郵件信箱。

Step 4

檢查電子郵件信箱,應該要發現有一封信件,主旨是「Please verify your email address !」的信件,點開信件後,中間會有一個大大的「VERIFY EMAIL ADDRESS」按鈕的信件,直接按下按鈕,進行電子郵件信箱確認即可。

Step 5

驗證完電子信箱之後,隨後還會再收到一封主旨為「Your email address has been confirmed!」的信件,告訴你,申請BrandMeister帳號,要完成三個步驟,現在完成了幾個步驟。上圖紅色圈起的地方,數字後面方格被勾起代表已經完成,上圖的訊息就是已經完成步驟1跟2,第3需要等BrandMeister確認你的身分。

Step 6

等BrandMeister站方管理人員確認完,你的信箱會再收到一封主旨為「Your BrandMeister account was activated!」的信件,代表你所申請的帳號已經被管理人員啟用了。所以,信件下方的說明就是告訴你需要注意的事項。

  • 就是設定你的監看面板
  • 就是設定你的熱點安全性(後面會說明)
  • 就是請你好好享受了!

Step 7

接下來,就要設定帳號啟用後提醒的第二點,熱點安全性。

首先,一樣開啟瀏覽器到,「https://brandmeister.network/」網站。

然後,點選上方右邊「Login」連結,輸入你的呼號與密碼之後,按下藍色「Login」按鈕,就會看到上圖的內容。

然後點選你的呼號,選擇「SelfCare」選項。

Step 8

在下方「Hotspot Security」下方空格,輸入一個密碼,然後按下藍色「Save Password」按鈕。

這個動作,很重要!

這個動作,很重要!

這個動作,很重要!

尤其接續,你要透過MMDVM設備, 使用brandmeister.network的服務,這邊就一定要設定,後續在MMDVM的設備上,也需要填入這邊設定的密碼。

相關的其他說明文件,也可以參考這邊!

***同場加映***

如果~我是說如果~~~

很不幸的,在申請的過程當中,不小心填寫錯電子郵件信箱(填兩次還錯!)或是因為直接複製貼上,後來才發現~一直沒收到信件是因為信箱錯了,等等這類問題。

這時候就會需要brandmeister.network的站務管理人員幫忙你了,可以依照下面方式處理。

Step 1

首先,一樣登入brandmeister.network網站,直接把頁面拉到最下面,點選「Support」。

Step 2

然後,你會看到協助中心下面,有「Recent」的選項,點下面的連結。

Step 3

接著,就是填入你的呼號、DMR ID跟你確定可以收到信件的信箱,然後點下面「Create」按鈕送出即可。

Step 4

後續,等待一段時間後,你的信箱(希望你這次填寫的信箱是正確也是可以收到信的)會收到一封歡迎信件,是BrandMeister站方管理人員幫你把帳號手動開通的相關訊息。

Step 5

接著,你還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訴你解決了你的問題。

希望同場加映不會太常被使用到,不然管理人員應該會很忙!

然後,不要告訴我,都要輸入兩次確認了,怎麼還會輸入錯誤?

好,我認真說,事情真的發生在我身上,因為我幫其他的OM申請,然後信箱是使用複製貼上~~原本信箱正確的應該是OOXX@gmail.com,但~~~

一開始沒發現,被我寫成 OOXX@gmail.com .tw,於是~杯具就花生惹!只能順便寫個同場加映!

by BM2HVU @ TPE 2022.12.06

數位無線電ID申請步驟流程

數位ID申請流程

        儘管網路上有些申請的教學影片或是文件,不過似乎都沒有相對詳細的中文說明,所以藉由機會順便記錄下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申請的OM。

開始申請之前需要準備的東西

  1. 電子郵件信箱(需要登入收驗證信件)
  2. 人員執照照片正反面(很重要,一定要有!)
  3. 電台執照照片正反面(很重要,一定要有!)
  4. 上面2跟3的照片拼貼圖(建議可以先使用手機拍照完之後,使用照片拼貼APP先行完成後備用)
  5. 手機(蘋果或安卓皆可)
  6. 電腦(桌上型或筆記型皆可)

建議使用申請的工具,行動電話與電腦

先行使用手機處理人員執照與電台執照的拼貼備用

Step 1

先行在手機上下載Ribbet這個拼貼照片的APP(Ribbet™ Photo Editing Suite,安卓與蘋果行動電話皆有此款APP,上圖藍色青蛙圖示,本範例使用安卓手機)

Step 2

點開Ribbet這款APP之後,會出現版權宣告與購買建議,但可選擇試用,等待完成照片拼貼後,再把這個APP移除即可。在APP的主畫面下方,先點選「COLLAGE」選項。

Step 3

選擇「Basic」欄位中,最右邊下面的四分拼貼版型。

Step 4

依序點選四個方格當中的「⊕」符號,選擇把人員執照正反面與電台執照正反面置入。

需要注意的事項是:

左上─人員執照正面(中文那面)

左下─電台執照正面(中文那面)

右上─人員執照背面(英文那面)

右下─電台執照背面(有呼號那面)

參考範例如下:

Step 5

在選擇照片時,會出現下圖畫面選項,主要是讓你選擇照片的來源。

「GALLEERY」選項,是從行動電話的相簿裡面挑選

「TAKE PHOTO」選項,是直接使用行動電話的拍照功能拍攝照片

「FACEBOOK」選項,是從facebook(臉書)當中挑選拼貼的照片

「INSTAGRAM」選項,從ig當中挑選拼貼的照片

「GOOGLE DRIVE」選項,則是從google的雲端硬碟當中選擇要拼貼的照片。

請依照自己的需要,選擇相對應的選項,並依照Step 4說明的順序進行照片的拼貼。

Step 6

等待拼貼完成之後,便會出現拼貼之後的成果。但請依照Step 4說明順序進行拼貼(很重要!!!)。

(此拼貼為示意圖)

Step 7

完成之後,可以點選上方的分享按鈕,依照自己的方便,把拼貼好的照片,傳送到其他的APP程式上,或是傳送到電腦上備用。

後續動作建議使用電腦進行申請操作,會比較方便快速!

後續動作建議使用電腦進行申請操作,會比較方便快速!

後續動作建議使用電腦進行申請操作,會比較方便快速!

使用電腦在RadioID.net上開始申請數位ID

Step 1

打開瀏覽器,在網址的部份,輸入「https://radioid.net/」 便可看到RadioID.net網站。此網站最主要為申請數位ID、查詢數位ID與下載數位ID之用。

Step 2

依照上圖,點選右上角綠色的「Login / Sign up」圖示,可以看到下圖的畫面。

再點選左方「Signup」選項。或是直接在網址列上,輸入「https://radioid.net/account/register」,按下鍵盤的enter按鍵。即可見到上圖所示的畫面。

Step 3

此畫面主要是RadioID註冊的隱私政策、條款條件、政策與只用政策的宣告。

網站的設計是要申請者詳細閱讀,這邊建議可以先直接拉到下方勾選「I AGREE TO ALL OF THE ABOVE,EVEN IF YOU READ IT OR NET !」選項前面的框框(我同意以上所有內容,無論是否閱讀過),然後按下下方綠色「Register Account」按鈕。

Step 4

在此畫面,需要輸入四樣訊息,並且勾選該網站自我保護機制,我不是機器人選項(避免被使用程式大量註冊)。

Callsigh欄位,請輸入自己的呼號

Email欄位,請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

Password欄位,請輸入自己要登入RadioID.net使用的密碼

Country / Territory欄位,請輸入國家或區域

Step 5

在輸入完第一欄之後,會發現後方的方形會被打勾,並變成綠色,代表你填入的資料沒有問題。而在輸入第二欄Email資料之後,則會如上圖所示,出現一個提示訊息,告訴你,要你檢查你的電子郵件,會收到一封確認的信件。所以按下綠色的「OK」按鈕之後,檢查電子信箱中的信件。

Step 6

驗證的電子郵件,大約是1-2分鐘會寄送到你填入的信箱位置。若在填入的信箱當中,沒有看到驗證信件,請檢查垃圾郵件夾,因為驗證信件有可能被判讀成垃圾郵件。若是順利收到驗證信件,點選信件上的「Verity E-Mail Address」藍色按鈕即可。

Step 7

確認郵件位置無誤之後,會跳出如上圖的訊息,告訴你可以回到RadioID.net網站,繼續填入相關訊息,完成註冊的動作,直接關閉該視窗即可。

Step 8

在自行設定密碼時,如果沒有達成密碼設定的條件,則會出現上面的提示訊息。密碼設定的原則是要大於8個字元,必須要包含英文字母大寫,英文字母小寫以及數字。

Step 9

最後一個Country / Territory欄位,直接填入「Taiwan」即可。若填入的資料都會被系統接受,就會看到如上圖所示,都會是綠色,同時後方的方格都會被打勾。此時,只需要勾選項方「我不是機器人」前方的方格,然後按下下方「Create Account」按鈕即可。

Step 10

上圖的頁面,是有宣告等等要你閱讀,建議可以跳過,勾選下方「I AGREE TO  THE ABOVE TEAMS, CONDITIONS AND POLICIES」(我同意上述團隊、條件和政策)前的方格後,按下下方綠色「Update Account」按鈕即可。

Step 11

依序在紅色框起部分,填入自己的資料。

Callsign後方方格,填入自己的呼號

Frist Name後方方格,填入自己的英文名字(建議填入跟人員執照背面相同)

Last Name後方方格,填入自己的姓氏(建議填入跟人員執照背面相同)

City後方空格,填入自己所在的城市

State / Prov後方,可下拉選單,選擇自己所在是屬於台灣的哪一個部分。

Email Address後方空格,請填入自己的信箱位置(可使用前面步驟的那個電子郵件信箱)

Amateur License Expire Date後方日期,請填入自己人員證照到期日。

Comms Language選項,可以選擇下拉選擇正體中文(traditional Chines),或使用預設的英文。

最後三個選項,說的是發送相關新聞、相關訊息等等。會使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寄送到你的電子郵件信箱。這部份可以依照習慣來決定是否勾選,個人的習慣是通常不勾選。

全部選項填寫完成後,按下下方綠色的「Save」按鈕即可。

Step 12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依照畫面,先點選左邊的「選擇檔案」按鈕,找到先前已經先拼貼準備好的人員執照與電台執照正反面圖片,然後按下右邊綠色的「Upload」按鈕,把自己相關的證照,上傳到RadioID.net網站。

Step 13

其實可在這個步驟發現,下面有一個範例,特別註明了要看清楚的證照欄位,包括了證照號碼、姓名、生日……相關訊息。如果前面,你有依照前面的說明,拼貼的時候,跟這個範例一樣,那只要選擇拼完的照片,上傳即可。

如果沒有…就看要重來一次?還是不按照他的規定拼貼。不過,有提醒的文字說明是說,照片範例上的欄位內容資料,可以讓他們看清楚,用來核對審核之用很重要,是唯一證明的資料就是。

Step 14

將拼貼的照片,依照格式上傳到RadioID.net網站之後,除了可以看到上傳的照片之外,也有一段綠色的文字提示。「LICENSE UPLOAD PENDING HUMAN VERIFICATION(24-48Hrs)」。告訴你,這部份需要以人工進行審核,需要24-48小時的時間。

以上,便是第一個步驟,在RadioID.net網站上,建立帳號與申請數位ID。

***同場加映***

如果不喜歡看文字,下面連結是一個老外錄製的影片,不過他們證照那部分就不太相同,也可以參考影片。

***順便提醒***

在RadioID.net上申請數位ID是第一個步驟

後續,得先等待數位ID成功申請到之後

再到https://brandmeister.network/網站上去申請相關服務

但是因為需要時間等待人工審核

所以這部份,會在下一篇進行說明

至於第三個部分,則是這次最重要的硬體主角OSTAR的設定

希望上面可以幫助到同好完成數位ID的申請,by BM2HVU @ TPE 2022.12.05

#mmdvm

#數位無線電

#RadioID.net